贫血的症状及病因
发布时间:2023-06-05 08:59 已有93人浏览
重要通知:北京仁德医院医保无需定点即可报销。咨询热线:010-69368999
贫血非常多见,它通常由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减少所致。轻度贫血可无或有容易疲倦与头昏;中度贫血,活动或劳动后出现面色苍白、眼花、心慌和气促;重度贫血,即使在休息或卧床时也有明显的症状。
贫血的一般症状体征如下:
1、软弱无力:疲乏、困倦,是因肌肉缺氧所致。为常见和早出现的症状。
2、皮肤、粘膜苍白:皮肤、粘膜、结膜以及皮肤毛细血管的分布和舒缩状态等因素的影响。一般认为睑结合膜、手掌大小鱼际及甲床的颜色比较可靠。
3、心悸或心动过速:在心尖或肺动脉瓣区可听到柔和的收缩期杂音,称为贫血性杂音,严重贫血可听到舒张期杂音。严重贫血或原有冠心病,可引起心绞痛、心脏扩大、心力衰竭。
4、气急或呼吸困难:大都是由于呼吸中枢低氧或高碳酸血症所致。
5、头晕、头痛、耳鸣、眼花、注意力不集中、嗜睡等:晕厥甚至神志模糊可出现于贫血严重或发生急骤者,特别是老年患者。
6、消化不良:食欲减退、腹部胀气、恶心、便秘等为多见的症状。
7、内分泌失调:妇女患者中常有月经失调,如闭经或月经过多。在男女两性中性欲减退均多见。
8、泌尿失常:贫血严重者可有轻度蛋白尿及尿浓缩功能减低。
贫血的原因一般分为以下几种:
1、缺铁性贫血:由于体内缺少铁质而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引起的一种贫血。是贫血中常见类型,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这种贫血特点是骨髓、肝、脾及其他组织中缺乏可染色铁,血清铁浓度和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均降低。
2、溶血性贫血:指红细胞破坏加速,而骨髓造血功能代偿不足时发生的一类贫血。如要骨髓能够增加红细胞生成,足以代偿红细胞的生存期缩短,则不会发生贫血,这种状态称为代偿性溶血性疾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一组B淋巴细胞功能异常亢进、产生抗自身红细胞抗体、使红细胞破坏增加而引起的贫血。
3、巨幼细胞性贫血:由于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障碍所引起的一组贫血,主要系体内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所致,亦可因遗传性或药物等获得性DNA合成障碍引起。叶酸缺乏所致贫血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叶酸利用障碍所致贫血。甲基丙二尿酸正常和高半胱氨酸升高则可确诊为叶酸缺乏。维生素B12缺乏所致贫血 是一种恶性贫血,经典的恶性贫血指内因子分泌丧失导致B12缺乏所引起的。
4、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物理、化学、生物或不明因素作用使骨髓造血干细胞和骨髓微环境严重受损,造成骨髓造血功能减低或衰竭的疾病。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
5、地中海贫血又称海洋性贫血:是一组遗传性小细胞性溶血性贫血。其共同特点是由于珠蛋白基因的缺陷使血红蛋白中的珠蛋白肽链有一种或几种合成减少或不能合成。导致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改变。
6、镰状细胞贫血:1949年世界上早发现的个分子病。临床症状包括溶血、贫血和血管闭塞症状。脾脏肿大见于童年,此后,由于反复梗死和弥漫性纤维化而萎缩。
7、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一种很少见的遗传性红细胞系无效造血家族性疾病。其临床特点为慢性、难治性轻或重度贫血,伴持续或间断性黄疸,骨髓表现为红细胞系无效造血、多核、核碎裂和其他形态异常。
8、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由一组病因不同的血红素合成障碍和铁利用不良所引起的贫血。特点是骨髓中出现大量“环形”铁粒幼红细胞,且铁剂治疗无效。遗传性铁粒幼细胞性贫血部分病例提示有ALA合成酶的缺陷,部分病例ALA合成酶活性低下。患者大多为男性,大多数于10~20岁左右出现贫血。继发性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是由多种药物、毒物及某些疾病抑制血红素的合成而导致本病。
9、骨髓痨性贫血:由于异常或非造血的细胞浸润和替代正常骨髓而引起的贫血。此类贫血的。特点为血涂片上出现正常色素,大小不均的红细胞,并见异形红细胞和有核红细胞,亦可见未成熟的粒细胞。